這件事,可以從制作工藝角度闡述,也可以從制品特性方面區分,還可以從考古學視角討論。
現代考古學,將“琉璃”一并納入“玻璃”的范疇來考察。
樓上有高人說,國外沒有“琉璃”的說法,大概不錯。因為,“琉璃”,的確是一個歷史久遠的中國概念。當然,這里面也許有漢語譯名的因素。
關于“琉璃”,早的文獻記載是西漢桓寬的《鹽鐵論》。
其曰:“夫中國一端之縵,得匈奴累金之物,而損敵國之用。是以羸驢馲駝,銜尾入塞,驒騱騵馬,盡為我畜;鼲貂狐貉、采旃文罽,充于內府,而璧玉、珊瑚、瑠璃,咸為國之寶。是則外國之物內流,而利不外泄也。異物內流則國用饒,利不外泄則民用給矣。”
當時,“瑠璃”被視為國寶。學者認為,“瑠璃”即“琉璃”,是《漢書》中所說“璧流離”的“省稱”。
當代有學者說,“璧流離”,與佛教文獻中的“吠琉璃”、“吠琉璃耶”、“毘瑠璃”等,皆源于梵語。指克什米爾地區所產藍晶石、青金石為原料的制品。
漢代之前,上推至戰國時期,還有“璆(qiu)琳”、“瑯玕”、“陸離”等說法,學者們認為,皆亦是指“琉璃”。
“琉璃”的概念,傳播頗久且含義模糊。比如唐宋時,“琉璃”也指“釉陶器”,“琉璃瓦”即是。
概括古代對于“琉璃”的理解,主要包括三個方面——一是自然寶玉;二是指玻璃;三是指釉彩。
上世紀20年代,中國開展田野考古后,不斷發現玻璃制品。當時的人們,不相信元明之前中國會有玻璃,以致把玻璃殘片看做是后人混入的物品,不僅不報道,甚至扔掉了。
改變從上世紀70年代逐漸開始,但在考古報道中,不少仍然沿襲清代的說法,稱之為“料器”;或者稱其為“琉璃”。